啟達教育網權威發布山東省德州市2015-2016學年八年級下學期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精選習題,請隨時關注啟達教育網!
一、選擇題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現象千姿百態,據此完成1、2題.
1.正確反映我國自然環境差異顯著的是( )
A.海南島長夏無冬,黑龍江省長冬無夏 B.東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內陸沙漠、戈壁廣布
C.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D.東北平原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兩年三熟
【考點】人民生活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由于我國跨經、緯度大,南北方、東西方的自然景觀,地理特點有著很大的差別.
【解答】解:由于我國跨緯度大,南北方的自然景觀有很大的差異,海南島長夏無冬,黑龍江省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及短促涼爽,故A錯誤;
東南沿海由于降水豐富,熱量充足,且以山地、丘陵為主,故表現為山清水秀,而西北內陸由于降水少,氣候干旱,沙漠、隔壁廣布,故B正確;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不能反映我國自然環境的差異.故C錯誤;
東北平原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故D錯誤.根據題意.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我國的自然環境差異.
2.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農業具有西牧東耕的分布特點 B.人口、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特點
C.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D.農作物具有南麥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點
【考點】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分析】我國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區,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區,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點.我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麥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麥”之稱.
【解答】解:我國的農業地區分布主要表現為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東部和西部的農業分界線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線;南方和北方的農業分布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例如,我國農業具有東耕西牧、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受自然環境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多西少的分布特點.依據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人民生活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熟記課本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3.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在經濟發展上的相同特點是( )
A.都以博彩業為主 B.都有發達的旅游業
C.都以鋼鐵、機械等重工業為主 D.都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
【考點】臺灣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組成;香港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組成.
【分析】我國的香港、澳門、臺灣在經濟發展上的共同特點是旅游業發達且加工制造業發達.
【解答】解:香港的經濟以加工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旅游業為主;澳門的主要經濟支柱有:博彩業、旅游業、加工業、建筑業等,近年來博彩業比重有所下降;臺灣省的經濟以加工制造業和旅游業為主.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香港、澳門、臺灣的經濟特點,屬于基礎題.
4.下列地形區都位于南方地區的是( )
A.華北平原、云貴高原 B.黃土高原、東南丘陵 C.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 D.四川盆地、東南丘陵
【考點】南方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湖泊.
【分析】依據南方地區的地形來解答此題.
【解答】解:我國南方地區大部分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湖眾多,形成了河渠如網、水田成片的江南水鄉風貌,該地區包括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四大地形區.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南方地區的地形區名稱,對應地圖把其位置落實到地圖上.
5.黃土高原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創造的獨特黃土高原文化有( )
①信天游 ②安塞腰鼓 ③永定土樓 ④窯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分析】黃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黃土地貌發育,是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
【解答】解:傳統民居深受當地自然環境影響,當地居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冬暖夏涼適宜居住的窯洞;在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影響下,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們創造的獨特黃土高原文化有信天游、安塞腰鼓等.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黃土高原的文化特點.
6.關于北方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B.地跨中溫帶、暖溫帶,全部屬于半濕潤區
C.“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是對該地區冬季景觀的描述
D.該地區降水較少,春旱嚴重
【考點】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分析】北方地區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從行政區劃看,具體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內蒙古東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甘肅東南部、寧夏中南部.
【解答】解: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故A正確.
北方地區主要位于中溫帶和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故B錯誤.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是對西北地區冬季景觀的描述,故C錯誤.
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地區降水較少,在每年的春季,容易出現春旱,東北地區無春旱,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讀“我國南、北方景觀圖”,完成7、8題
7.我國“南船北馬”傳統交通特點的主要成因是( )
A.南北氣溫高低的差異 B.南北人口分布的差異 C.南北植被類型不同 D.南北降水及河流特點的不同
【考點】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分析】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理區域和地理界線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區域體現了區域內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線反映出區域之間的地理差異性.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解答】解:由于南方北方氣候條件的差異,造成了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影響了人民的生活習慣,北方地區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人們的交通以陸運為主,傳統的交通工具是馬拉大車;南方地區降水豐富,河流湖泊眾多,歷史上人們多以水運為主,如今形成了“南船北馬”的交通特點,可見造成這種特點的主要原因是南北降水及河流特點的不同.
故選:D.
【點評】記憶秦嶺﹣淮河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可以采用比較法,提高記憶效率.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