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達教育網權威發布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府城德安初級中學2015-2016學年八年級上學期地理期中試題(含解析),精選習題,請隨時關注啟達教育網!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4分)
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下面四圖中,能正確表現自轉方向的是( )
【考點】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
【分析】地球自轉是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轉動的運動方式,其周期為一天.我們每天經歷的晝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時區的差異(東部的時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轉運動所產生的地理現象.
【解答】解: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判定地球自轉的方向為逆時針,在南極上判定地球自轉的方向為順時針.
故選:B.
2.板塊構造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是( )
A.日本多溫泉 B.美國多颶風 C.印尼多地震 D.意大利多火山
【考點】海陸輪廓形成的兩大學說.
【分析】板塊運動學說認為,有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相鄰的兩大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板塊之間的距離擴大,形成海洋和裂谷,如東非大裂谷的形成;相鄰的兩大板塊發生碰撞擠壓運動時,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如地中海的面積縮小和喜馬拉雅山的形成等.
【解答】解:板塊構造理論解釋了大地構造現象等問題,與氣候的形成無關,故排除B.
故選:B.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3﹣5題.
3.本學期期中考試這兩天,地球公轉到示意圖中的( )
A.①②之間 B.②③之間 C.③④之間 D.④①之間
【考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讀圖可得,①是春分日即3月21日,②是夏至日即6月22日,③是秋分日即9月23日,④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
【解答】解:本學期期中考試是在10月份,此時地球運行在秋分日與冬至日即③④之間,故C正確.
故選:C.
4.下列地理現象,與地球公轉有關的是( )
A.經度不同的地方時間不同 B.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C.晝夜不斷更替 D.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考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
【解答】解: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是地球公轉運動形成的.
故選:D.
5.從期中考試到冬至日,孝感晝夜長短狀況是( )
A.晝短夜長,晝漸短 B.晝短夜長,晝漸長 C.晝長夜短,晝漸短 D.晝長夜短,晝漸長
【考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
【解答】解:期中考試是在10月份,從期中考試到冬至日即地球運行在秋分日與冬至日之間,此時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晝短夜長,且晝越來越短.
故選:A.
讀“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關于四城市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報”表,回答6﹣7題.
6.下列城市的天氣預報,符合表中所列的是( )
A.北京﹣﹣今天到明天,中雨轉小雨,氣溫下降,請注意防寒保暖
B.上海﹣﹣今天到明天,多云轉晴天,氣溫升高,請注意防曬防暑
C.武漢﹣﹣今天到明天,中雨轉大雨,氣溫升高,出門時請帶好雨具
D.廣州﹣﹣今天到明天,多云轉小雨,氣溫下降,出門時請關好門窗
【考點】常用天氣符號與天氣圖.
【分析】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我們經?吹较駡D4﹣2這樣的衛星云圖.氣象工作者通過對衛星云圖等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最高和最低)、陰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強度、風力的大小、空氣的能見度等,這就是天氣預報.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符號,這些符號是用來表示天氣狀況的,它們都有特定的含義.
【解答】解:根據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關于四城市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報:北京為今天到明天,多云轉晴,氣溫上升,請注意防曬防暑;上海為中雨轉小雨,氣溫下降,出門時請帶好雨具;武漢為中雨轉大雨,氣溫升高,出門時請帶好雨具;廣州為小雨轉多云,氣溫下降,出門時請關好門窗.
故選:C.
7.綜合分析這兩天的天氣預報,說明我國最可能處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點】常用天氣符號與天氣圖.
【分析】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吹揭恍┓,這些符號都有特定的含義,表示某種天氣狀況的.
【解答】解:我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各地氣溫較高,降水較多,綜合生活經驗可知為夏季.
故選:B.
二、綜合題(每題8分,共16分)
8.讀東西半球圖.
(1)圖中圖1是西半球,圖2是東半球,這是以 20°W 與 160°E 所組成的經線圈為界限來劃分的.
(2)大洲①與大洲②的分界線是 巴拿馬運河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歐洲、北美洲 .
(3)赤道穿過的大陸有 非洲 大陸和 南美 大陸.
(4)D是印度洋,位于非洲、亞洲、大洋洲和 南極 洲之間.A是北冰洋,它的維度最高,跨經度 最廣 .
【考點】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況;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分析】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
(1)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東半球的經度范圍為20°W→0°→160°E,西半球的經度范圍為160°E←180°←20°W.
(2)①北美洲與②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七大洲中,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歐洲、北美洲.
(3)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穿過非洲、南美洲的大陸.
(4)D是印度洋,位于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洲之間.A是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極地區,它的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
故答案為:(1)20°W;160°E;(2)巴拿馬運河;歐洲、北美洲;(3)非洲;南美;(4)南極;最廣.
9.讀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以下各題.(降水量:毫米)
1)根據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
A是 熱帶雨林 氣候;D是 溫帶海洋性 氣候;E是 溫帶季風 氣候.
(2)B圖氣溫和降水資料反映的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哪里?那里的植物有何特點?
(3)C圖氣溫和降水資料所反映的氣候特點與孝感的氣候特點類似,結合生活經驗,說說這種氣候有什么特點?適宜什么森林生長?
【考點】氣溫的變化及其變化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及其應用.
【分析】在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示意圖中,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量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1)從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可以看出,A地終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B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C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D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降水均勻,屬于終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E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2)B地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周邊地區最為典型;在地中海氣候區,許多樹木的葉片都比較小,而且表面多有“蠟質層”,以減少水分的蒸發,能耐旱.
(3)C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夏熱冬溫,降水充足,夏季降雨較多,雨熱同期,地表植被是常綠闊葉林.
故答案為:(1)熱帶雨林;溫帶海洋性;溫帶季風;(2)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耐旱;(3)夏熱冬溫,降水充足,夏季降雨較多,雨熱同期;常綠闊葉林.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