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學習的主科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但是隨著中考改革的推進、2018年北京中考的新變化,我們認為的“副科”也將重新證明自己的地位,進入“主科”的行列,歷史、地理、生物和政治將由學生選擇的方式進入中考。這種中考新形式讓學生能夠選擇自
我們認為學習的主科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但是隨著中考改革的推進、2018年北京中考的新變化,我們認為的“副科”也將重新證明自己的地位,進入“主科”的行列,歷史、地理、生物和政治將由學生選擇的方式進入中考。這種中考新形式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但是也會遇到一個問題,選擇科目怎么合理的選擇?哪些科目的組合更利于中考的錄?這是中考生所思考的。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聽聽專家是怎么說的,愿對你有啟發!
“中考成績的最大化”是否值得提倡
新中考的最大亮點,在于增加了學生對于考試科目的選擇權,尊重了學生的多元興趣。這一方面意味著可以使學生最大程度地“揚長避短”,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學生將要承擔選擇帶來的風險與責任。
“新中考的選考科目要求,決定了學生不能只選文科,也不能只選理科,做到了文理兼顧,這樣就保證了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前提下仍能得到全面發展。”北京交大附中校長戴文勝認為,這種自主選擇是兼顧了發展的自主選擇。盡管初三年級面臨中考,但是學校在開足國家課程基礎上,仍然為喜歡歷史、地理、化學、生物的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課程。“這不僅滿足學生成長需求,也更好地幫助學生們發現特長、培養特長。學校應該不短視,不倡導也不追求中考成績的最大化。”
“我們倡導并踐行全學科育人、跨學科融合育人的教育理念。”豐臺二中執行校長嚴彩莉告訴記者,“我們完全依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班,沒有專職教師就外聘教師,堅持把課程開齊開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揭秘中考生選科的5種情況
學生自主選擇可以讓學生發揮優勢,更好地突出學生的個性,同時培養學生的選擇意識和選擇能力,這背后是學生的思考力和自我認識能力的提升。對學生而言既是好事,也是比較難的事。學生真的會選嗎?能選準嗎?對此,海淀區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學校長認為:“這真的是一個大命題,因為學生的選擇與自我認識、興趣愛好和能力基礎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未來高中學習的選課都會有關聯。我也在思考,但還沒有完全想清楚什么才是最好的選擇方法。”
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讓學生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最大程度地展現自我優勢,是新中考帶給學生的最大利好。但是,學生到底怎樣選科,才能真正實現把興趣愛好轉變成學科優勢和發展追求?
“學校應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對課堂教學、課程設置等進行相應調整,加大選修課和學生社團建設,增加學生選科的機會,從而更好地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學生。”在北京市豐臺區南苑中學校長劉愛麗看來,關于新中考選科,學生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以考試成績作為選科依據;二是以對任課教師的喜愛程度;三是以家長自認為重要的學科;四是以家長和學生自認為容易學校的學科;五是盲目、從眾心理。
劉愛麗建議,針對這幾種情況,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指導,真正讓家長和學生理解新中考選科的意義和價值,充分發掘學生個性優勢,為今后可持續性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雖然選考的主動權和決策權在家長和學生手里,但科任教師要對本學科的學情了然于心。而這種學情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從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潛能、學習興趣等多角度進行評判。
“這一點,學校要利用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這個平臺,讓它與中考選考有機結合起來。另外,班主任與任課教師更要加強溝通,班本團隊的建立非常重要。”劉愛麗說。
“從學校層面來說,一方面,學校要不斷探索完善走班制,管理評價也要同時跟進;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規劃優勢學科,在課上引入‘分層’,分層指導、分層要求、分層作業、分層期待,實行差異化對待。”北京宏志中學校長熊勁表示,教師一定要善于發揮學生的長處,新中考的一大初衷就是揚長,激發學生的優勢和自信,從發展的角度去培養人。
怎樣才能避免新中考成為“小高考”
新中考調整了中考考試科目和分值,三年后將面臨高考。面對高考的壓力和未來個人選擇發展趨勢,學生和家長會提前規劃,而學校也會做出一些規劃,使之實現連貫性。然而,對于學校來說,怎樣才能避免把“新高考”的模式復制到初中,避免“新中考”變成“小高考”這種現象的發生呢?
“考慮學生未來的發展才是選擇時最需要優先考慮的,中考不應該存在分數利益最大化的問題。”北京交大附中校長戴文勝認為,在高考對一些學科仍然比較重視的前提下,中考追求分數利益最大化并不是最好的選擇,考慮學生未來的發展才是選擇最需要優先考慮的。這其中包括學生未來發展必備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
“初中不要強化學科選擇,要強化基礎知識,面向學生做通識教育。”北京宏志中學校長熊勁表示,初中和高中的生涯規劃是不一樣的,初中時的生涯規劃面向的是考入高中,而高中要根據興趣、愛好、學科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來開展生涯規劃。
在北京櫻花園實驗學校校長郭鋒看來,初中是給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學生在初中要學得“寬”,學校也要廣搭平臺,引導學生學得“寬”,“如果從初中就讓學生學習高考的分科,這對學生是不公平的,因為對初中生來說,并不能真正了解的自己興趣所在,也勢必會影響將來的人生規劃。”
郭鋒建議,學校要鼓勵引導學生發展興趣,并在興趣的基礎上針對某個學科進行深度學習和探究,而不能將興趣培養片面當成應對考試。
上一篇:中考復習:數學提分技巧大放送
下一篇:英語作文提分技巧之英語諺語的使用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