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理學科中氣候這一知識點僅僅圍繞著我們的生活,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氣候有很多需要也值得大家去深挖的知識點,中國的氣候特征、中國的氣溫、溫度帶、降水的變化、干濕區等都是大家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今天啟達教育小編把初中地理學習中的中國的氣候特點這一知識進行了匯總,建議收藏!
地理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理學科中氣候這一知識點僅僅圍繞著我們的生活,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氣候有很多需要也值得大家去深挖的知識點,中國的氣候特征、中國的氣溫、溫度帶、降水的變化、干濕區等都是大家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今天啟達教育小編把初中地理學習中的中國的氣候特點這一知識進行了匯總,建議收藏!
一:中國的氣候特征
(1)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我國各種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 氣候特點 | 分布地區 |
溫帶大陸性氣候 |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且集中在夏季 | 西北內陸地區 |
溫帶季風氣候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 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 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地區 |
熱帶季風氣候 | 全年高溫,分旱濕兩季 | 滇、粵、臺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
高原、高山氣候 | 四季低溫,部分地區終年冰雪覆蓋 | 青藏高原、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 |
(2)季風氣候顯著;
【影響我國的季風】
分類 | 冬季風 | 夏季風 | ||
西北季風 | 東北季風 | 東南季風 | 西南季風 | |
源地 | 西伯利亞、蒙古 | 太平洋 | 印度洋 | |
原因及性質 | 來自冬季的大陸內部,而且從較高緯度吹向較低緯度。所以寒冷、干燥 | 來自夏季的熱帶、溫帶海洋,而且從較低緯度吹向較高緯度,所以溫暖、濕潤 | ||
影響范圍 | 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都受影響 | 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 以東以南地區 | ||
影響 | 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活動強烈時,會帶來寒潮 | 自東南向西北,降水量越來越少;活動異常時,易發生水旱災害 |
季風區非季風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敬箨庂R巴岡(諧音:大音喝八缸)】
二:中國的氣溫
1月(冬季)0℃等溫線大致分布: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
總體規律: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原因: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各地獲得太陽光熱較少,而且越北越少,大部分氣溫普遍較低;冬季來自蒙古、西伯利亞一帶的冷空氣對我國北方影響較大,冷空氣在南下途中受山嶺阻隔,對南方的影響較小,從而進一步加大了我國南北的溫差。
7月(夏季)分布規律:除青藏高原及個別地區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
原因:夏季,南北方獲得的太陽光熱差別不大。
三:溫度帶
我國的溫度帶劃分與地球五帶劃分有所不同,要注意區分!疚覈臏囟葞澐质歉鶕鞯責崃繝顩r的總體差異】
溫度帶的積溫和作物熟制
溫度帶 | ≧10℃積溫 | 作物熟制 | 主要作物 |
青藏高原高寒區 | 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 青稞 | |
寒溫帶 | <1600 ℃ | 一年一熟 | 春小麥、馬鈴薯 |
中溫帶 | 1600 〜 3400℃ | 一年一熟 | 春小麥、亞麻、大豆、甜菜、谷子 |
暖溫帶 | 3600 〜 4500℃ | 兩年三熟 | 冬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溫帶水果 |
亞熱帶 | 4500 〜 8000℃ | 一年兩熟 | 水稻、冬小麥、亞熱帶經濟作物 |
熱帶 | >8000℃ | 一年三熟 | 水稻、熱帶經濟作物 |
四:降水的變化
降水分配不均勻,大部分地區集中在夏季,且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容易發生春旱、夏澇等災害。
分布規律:東部多西部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年降水量超過1600毫米的地區大多在 東南沿海地區。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 淮河-秦嶺-青藏高原高原東南邊緣【半濕潤濕潤】。它與我國一月份的等等溫線大體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 大興安嶺-張家口市-蘭州市-拉薩市-喜馬拉雅山脈東南端【半干旱半濕潤】。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區大多在 西北內陸地區(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mm)!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干旱半干旱)】
(5)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從東南向西北內陸遞減。
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原因:
(1) 影響我國的夏季降水,既有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
(2)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的東南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南地區、華南地區。
(3)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受不到夏季風影響的主要原因遠離海洋、受山脈阻擋,所以西北干旱。
五:干濕區
降水量 > 蒸發量-濕潤地區 降水量 < 蒸發量 –干旱區
干旱區 | 干濕狀況 | 年降水量 | 分布地區 |
濕潤區 | 降水量 > 蒸發量 | >800毫米 |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東北三省東部和北部(長白山地、小興安嶺、山東半島東部)、青藏高原東南邊緣 |
半濕潤區 | 400-800毫米 |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東南部 | |
半干旱區 | 降水量 < 蒸發量 | 200-400毫米 |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天山、阿爾泰山) |
干旱區 | <200毫米 | 新疆、內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
我國干濕界線的劃分大致與200、400、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重合。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