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蛋兒俏”。在不同的節氣,民間會有豐富多彩的民俗習慣,其中很多是跨越了悠長的歷史延續至今,依然各具特色趣味十足。豎雞蛋便是秋分時節的一個傳統習俗,這一天,不少人會進行“立蛋”實驗。而雞蛋可以豎立起來,物理老師從科學角度給出的解答是,因為雞蛋蛋黃重心下沉,才會比較容易“站立”起來。
“秋分到,蛋兒俏”。在不同的節氣,民間會有豐富多彩的民俗習慣,其中很多是跨越了悠長的歷史延續至今,依然各具特色趣味十足。豎雞蛋便是秋分時節的一個傳統習俗,這一天,不少人會進行“立蛋”實驗。而雞蛋可以豎立起來,物理老師從科學角度給出的解答是,因為雞蛋蛋黃重心下沉,才會比較容易“站立”起來。
豎雞蛋是秋分時節的一個傳統習俗。
據了解,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秋分立蛋的傳統,在古老的傳說中,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秋分立蛋是慶祝秋天的來臨。豎蛋活動寄寓了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有人指出,秋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同時地球的磁場也相對平衡,因此蛋的站立性、穩定性最好。直到今天,一些地方在秋分這天還會舉行“豎蛋”的趣味游戲或比賽。
但雞蛋能夠豎立起來是什么原理呢?給出解答,“雞蛋能夠豎立,主要是重心下移所致。當重心落在支撐面上,就能夠豎立起來。重心越高,平衡越難,重心越低,越容易豎立。”而雞蛋比較難以豎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表面是弧形的,支撐面較小,重心落點比較難找,而當蛋黃下沉后,就會相對比較簡單的“立”起雞蛋。
王欣表示,想要豎立雞蛋,還需要注意三個要點,第一是要挑選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這樣的雞蛋重心比較低。第二則是要在雞蛋上尋找支撐面。第三是放置雞蛋的手要盡量穩,這可以讓蛋黃慢慢沉淀到雞蛋下部,重心就能足夠低,使雞蛋保持平衡。
現在,豎雞蛋已演變成了一個趣味游戲,不妨大家趁著秋分這天,拿一個雞蛋,測試一下是否今日更容易豎起來,也來湊一湊這秋分之日的熱鬧。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