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牽動億萬人心,特別是有孩子讀高中的家庭。因為高考這根指揮棒微調一個很小的角度,都可能改變成千上萬個孩子的人生軌跡。希望同學們在最后的這幾天能夠“更上一層樓”,取得高考的勝利,有些必要的知識、方法、技巧必須掌握。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高考來了,新高考凸顯語文學科地位,你怎么看?小伙伴們速來領取呀!
新高考改革牽動億萬人心,特別是有孩子讀高中的家庭。因為高考這根指揮棒微調一個很小的角度,都可能改變成千上萬個孩子的人生軌跡。希望同學們在最后的這幾天能夠“更上一層樓”,取得高考的勝利,有些必要的知識、方法、技巧必須掌握。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高考來了,新高考凸顯語文學科地位,你怎么看?小伙伴們速來領取呀!
一直以來,語數外都是高考中的三門“主科”,分值明顯高于其它學科。但由于以往數學、外語難度偏大,語文學科差距拉不開,所以在三科中語文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近來,要在高考中凸現語文學科地位的呼聲越來越高,降低數學英語難度,加大語文學科“區分度”似乎會成為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
語文為什么拉不開分
語數外都是大分學科,數學外語一直以難度大、區分度高著稱,為什么單單語文學科的分值拉不開呢?
1.題目不好出。漢語言簡意深、歧義頗多,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語文考試以讀寫為主,一篇文章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理解。命題者擬定的標準答案,有時候連作者都會跳出來說“我不是這樣想的”。今天,考試公平已經成為不容觸碰的彈藥庫,稍有差池,就會民意洶洶。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中庸”——把題目出的平和一點,盡量不要引發爭議。
2.試卷不好改。批閱高考試卷是一件體力活,數十萬份試卷要在規定時間內改完。一個老師一天平均要改數千份試卷。語文試卷主觀題多,也是最不好批改的學科。主觀題電腦會同時發給兩位老師批改,兩人的評分誤差在規定范圍內才能算是有效卷,往往閱卷老師為了求穩,會不由自主的往平均分上靠,這也是語文成績拉不開差距的原因。
語文試卷將會變成什么樣
語文學科在命題和閱卷方面的困境短期內無法破解,在這種情況下,拉開語文成績的差距,只能從“三個增加”入手。
1.增加客觀性試題。從題型講,就是增加選擇、填空題的比重。這樣的題容易批改,而且不會產生歧義。從內容講,會增加背誦篇目的考核,在教材改革中,這種變化已經初見端倪。新版教材中古詩文背誦小學增加了87%,中學增加了51%,高中直接翻了五倍。
2.增加文言文比重。之前文言文所占語文分數的比例較小,一般在20分左右,考生之間的層次很難拉開。今后文言文題目的比重將明顯提高,對文言文的理解程度也將會影響到孩子的語文高考成績。
3.增加試卷容量。2018年的高考語文考試就可以看出教育部門的改革動向,2018高考被稱之為“最難語文年”。很多學生感慨題目太多、字數太多、明顯做不完。一位教材主編透露:提升語文考試難度是將來的改革方向,要讓“15%的考生做不完”。
如何在語文考試中得高分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學生要調整學習策略,有的放矢,才能取得高分。
1.夯實背誦基礎。腹有詩書氣自華,學好語文的關鍵是“肚子里有詞”,多背一些名家名篇,無論寫文章還是說話,都會體現出深厚的語文功底,所以不能看不起背誦,趁年輕記憶力好,裝幾十篇好文章在肚子里,不僅能應付考試,還可以受益終生。
2.提高閱讀速度。以前高考語文卷面大概7000字,2018年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語文試卷題量加大,對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在短時間內把文章讀明白,知道作者表達的意義。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要加大閱讀量,高中生一年的閱讀量必須要達到50-100萬字。
3.注重表達規范。用語規范是高考試卷標準答案權威性公正性的具體體現,那些個人感悟能力較強而用語欠規范的考生失分幾乎成了必然。這就要求學生在平常學習時就要養成規范用語、規范表達的習慣,這樣才不會在高考中無謂失分。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