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已經結束,2020年高考還會遠嗎?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八月中旬,新一屆高三就要開學了,準高三生們準備好了嗎?進入高三之后,就要開啟高考一輪復習了,眾所周知,高考一輪復習注重的是基礎,高考物理是理綜三大巨頭之一,物理該如何進行高考一輪復習呢?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2020高中物理高三一輪復習知識點:相互作用,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2019年高考已經結束,2020年高考還會遠嗎?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八月中旬,新一屆高三就要開學了,準高三生們準備好了嗎?進入高三之后,就要開啟高考一輪復習了,眾所周知,高考一輪復習注重的是基礎,高考物理是理綜三大巨頭之一,物理該如何進行高考一輪復習呢?啟達教育老師為你整理了2020高中物理高三一輪復習知識點:相互作用,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力。1、定義: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2、性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產生加速度;4、力的圖示:力可以用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線段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指向為力的方向。
二、重力。1、產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2、大。篏=mg,m為物體的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3、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指向地心;4、重心:物體各部分重力集中于一點,這點叫重心,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中心在其幾何中心上,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可用懸掛法判斷物體重心的位置。
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1、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力存在于一切物體之間,直到宇宙深處,作用強度隨距離增大而減弱。如物體所受重力;2、電磁相互作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本質上是同一種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現,這種作用力稱為電磁相互作用;3、強相互作用:作用范圍只有原子核大小,超過這個范圍這種相互作用就不存在了;4、弱相互作用。
四、彈力。1、彈性形變:有些物體在形變后撤去作用力時能夠恢復原狀叫彈性形變。但如果形變過程中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形變不能完全恢復,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2、彈力: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叫彈力。產生條件為直接接觸,接觸處發生彈性形變。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3、幾種彈力:壓力、支持力、拉力。如物體對桌面有壓力,桌面發生彈性形變,要恢復原狀對物體施加一個向上的的彈力,即支持力;4、胡克定律:內容為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伸長(或縮短)長度x成正比,即F=kx。k為彈簧勁度系數,僅與彈簧本身性質有關,單位為N/m,x為彈簧變化量。
五、摩擦力。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2、產生條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兩物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3、靜摩擦力:兩物體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0≤F≤最大靜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成正比);4、滑動摩擦力: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大小F=μFN,μ為動摩擦因數,與接觸的物體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無關;5、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增大的方法為增大接觸面壓力,增大粗糙程度。減小方法為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減小壓力,變滑動為滾動。
六、力的合成。1、定義: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就叫這個力的分力;2、力的合成:求幾個力合力的過程叫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共點力合力大小由余弦定理可得
合力范圍為
七、力的分解。1、定義: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的過程,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同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2、力的正交分解法:把力沿著兩個選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叫正交分解法,如圖
將力沿x軸和y軸兩個方向分解,則
正交分解法適用于物體受三個或三個以上共點力的情況,“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合”;3、矢量相加原則: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和三角形定則。三角形定則是將兩個矢量首尾相接,從第一個矢量始端指向第二個矢量末端的有向線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實質上,三角形定則可以看成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推廣。如圖
傳遞咨詢 知曉動向
領取免費備考資料